1.什么是全国文明城市?
答:全国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坚持
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我国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和谐程度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2.创文的宗旨是什么?
答: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
3.市民群众在创文工作中能得到哪些实惠?
答: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市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改善。
4.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项目包括哪十个方面?
答:中央文明委重点工作,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
5.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共涉及 22 个窗口行业,其中哪两个行业必查行业?
答:医疗、商业零售。
6.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市民文明行为有哪些方面的要求?
答:(1)公共场所道德 (2)市民交通行为 (3)公共设施维护 (4)人际互助。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4 字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为: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分别凝练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
8.我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答:我区通过主要通过各种电子显示屏循环播出公益广告,公共场所设置广告牌,组织干部群众学习测试等方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大力推进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活动。
9.铜川市市民文明行为规范是什么?
答:学法守法不违法,讲究公德不失德,保护生态不破坏,爱护公物不损毁,热情好客不欺宰, 开车行走不违规,移风易俗不守旧,勤俭节约不铺张。
10“厚德铜川”道德建设活动内容是什么?
答:以实施“六德”(立德、尚德、遵德、载德、润德、弘德)工程为基础,深入推进“厚德陕西,德润铜川”道德实践活动。
11.什么是志愿者?
答:志愿者是指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
12.志愿者的服务宗旨和理念是什么?
答:服务理念是: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
服务宗旨是: 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1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20 字”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
答: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4.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什么样的荣誉称号?有哪个国家机关命名?几年命名一次?
答:全国文明城市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较高,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城市。
答: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命名。每三年命名表彰一次。
15.全国文明城市申报条件有哪些?
答:一是参评城市必须获得并保持“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二是申报前一年内市委书记、市长(包括所辖区的区委书记、区长)无严重违纪、违法犯罪; 三是申报前一年内未发生有全国影响的重大安全事故、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重大刑事案件、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四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达到 85 分以上。
其中二、三、四是一票否决条件。
16.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是不是终身制的?
答: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不是终身制的,实行动态管理,创建成功后每年要接受中央文明办对该城市公共文明程度(包括城市的公共环境、人际交往、公益行为等)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测评和明察暗访,并且通过三年后中央文明办的文明城市复查考核才能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
17.“全国文明城市”的主要评判依据是什么?
答: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主要评判依据,使人民群众成为创建文明城市的最有力的参与者、最广大的受益者。
18.我区如何做好公益广告宣传?
答:在城市出入口、主要交通路口、主次干道、建筑工地、车站、广场、公园、商场等人流密集地区设立统一、规范、美观的大型公益广告,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家风家训”、等,同时利用灯杆旗、公交车、出租车等媒介积极宣传创建相关内容,利用各种电子屏不定时循环播放创文公益视频。
19.我市为什么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助于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给全市人民营造一个更加整洁有序,舒适便捷,温馨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全面提升全市人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全面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20.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市民的基本要求?
答:广泛关注知晓、举止言行文明、人际关系和谐、积极参与创建。
21.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无障碍设施应达到什么标准?
答:城市主要道路设有无障碍设施;各类公共建筑以及新建住宅设有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的管理、使用情况良好。
22.市民应如何参与创建文明城市工作?
答: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遵守基本道德规范,自觉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我们应自觉遵章守法,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自觉遵守市民文明公约,自觉维护城市公共秩序和城市形象,用实际行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光添彩,共同建设人文健康新铜川。
23.如何利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答: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4.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对诚信奖惩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建立诚信“红黑名单”制度,把恪守诚信者列入“红名单”,把失信者列入“黑名单”, 定期发布;
2) 建立对诚信企业和模范个人的嘉奖制度,在行政许可、资格认定、公共服务等方面研究出台对诚实守信者的优待政策;
3) 制定失信行为惩戒措施,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对失信违法者共同依法实施惩戒;
4)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本地区存在的诚信缺失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25.怎样才能做到“低碳生活”?
答: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应当做到四个节约: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用油,节约用气。
26.市民应当遵守的公共场所道德行为有哪些?
答:(1)公共场所不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吵架、斗殴、光膀拖鞋等不文明行为。
(2) 在设有禁烟标志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3) 影剧院、图书馆、会所等场所不大声喧哗、污言秽语、嬉戏吵闹。
27.我国的“公民道德宣传日”是哪一天?
答:每年的 9 月 20 日
28.市民应具备哪些交通意识?
答:(1)自驾车的市民车辆停靠安全规范;
(2) 车辆、行人各行其道;
(3) 车辆、行人不乱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跨越栏杆;
(4) 交通畅通,不人为造成严重交通阻塞,服从交警指挥;
(5) 在交通站点遵守秩序,乘坐公交车的市民要自觉排队候车、依次上、下车。
29.在对公共设施维护方面市民应该做到哪些?
答:对公用电话、邮箱、报栏、雕塑、座椅等公共设施得到精心保护,不弄脏、不损坏、不乱涂写、不乱张贴、不乱设广告牌等损坏现象,不躺卧座椅。公共场所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不损坏花草树木、不吵架、不斗殴;在禁烟场所不吸烟,在影剧院、图书馆、会所等场所保持安静、文明, 不大声喧哗、不嬉闹现象,开会看电影当众不打手机。
30.窗口行业包括哪些?我区如何提高窗口单位的服务质量?
答:包括公安、税务、工商、燃气、供热、自来水、供电、公共交通、出租汽车、铁路、民航、环卫、风景园林、物业管理、邮政、电信、银行、医院、宾馆、旅行社、商业零售等行业。
我区在全市窗口单位组织开展文明行业、文明窗口、文明服务品牌和文明创建评选活动,选树一批文明行业、窗口、服务品牌,以先进典型为引领,促进文明行业创建向更高层次迈进。
31.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社区环境有哪些要求?
答:(1)在显著位置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有未成年人专属或共享的活动场所;
(3) 街道、社区建设有文体广场、晨晚练活动点,能够正常运行,设备维护及时,无被挪用或侵占
现象;
(4) 环境绿化美化,卫生状况良好,无乱扔垃圾、争吵谩骂、光膀拖鞋、躺卧公共座椅、宠物便溺、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
(5) 路面硬化、平整、无明显坑洼积水,排水设施完善,无露天排水沟渠;
(6) 倡导‘垃圾减量分类’、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分类收集、定时清运;
(7) 制定社区居民公约,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
(8) 管理规范有序,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有序。有明显禁烟标志,室内严禁摆放烟灰缸, 无吸烟现象和烟头;
(9) 设有轮椅通道、扶手、缘石坡道等无障碍设施;
(10) 有符合标准的物防、技防、人防、消防设施,且无占用、堵塞、封闭消防通道现象。
32.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加强文化培育有什么要求?
答:(1)倡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训,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活动,深化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2) 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文明餐桌活动;
(3) 创新发展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引领作用;
(4) 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和现代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开展群众性纪念活动和民俗娱乐、经典诵读等活动。
33.我区加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举措有哪些?
答:通过倡导良好家风校风班风、经典诵读、日行一善等活动,以德育人,引导孩子做美德少年, 争当小小志愿者,积极参加学习雷锋活动,持续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和网络文化环境治理,共同为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34.中小学校校园周边 200 米内不能有哪些场所?
答:网吧、电子游戏营业场所、歌厅、舞厅、卡拉 OK 厅、游艺厅、台球厅等娱乐场;非法行医或以人流、性病治疗业务为主的诊所;无证照摊点、三无食品;恐怖、迷信、低俗、色情玩具、文具、饰品和出版物销售。
35.什么是家风、家规?
答:家风与家规是指一个家族传承恒久不变的精神规则,侧重于对整个家族成员修身持家、自省自励的影响。属于家庭伦理道德范畴。何为风?礼仪、习俗、态度、举止、风气、风尚也。何为规?标准、法则、规定、章程也。家风就是家庭或家族所表现的一种传统的风气和风尚,包括其成员的思想、品德、情感、语言、礼仪、情趣、习俗、习惯、态度、举止等精神风貌和心里因素。家规则是家庭或家族为了建立、维持和弘扬家风所制定的,要求每一个成员共同遵守的标准、法则、规定、章程等行为规范,也叫家法。
36.什么是家训? 你的家训是什么?
答: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是使国家更加富强的必不可少的一点。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然而,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国家的基石。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
37.“中国梦的核心内涵”是什么?
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8.“中国梦”本质包含哪三点?
答: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9.市民“十不”行为规范的内容是什么?
答: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贴乱画、不乱堆乱放、不乱穿马路、不乱搭乱盖、不损坏公共设施、不毁坏花草树木、不在公共场所喧哗吸烟、不说脏话粗话。
40.市民如何在人际互助、社会公益方面做得更好?
答:公交车上为老、弱、病、孤、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善待老人和妇女,关怀伤残人士和儿童,孤、老、残、弱得到志愿服务;积极参与扶贫帮困,愿意无偿献血;友善对待外来人员, 热心指路,耐心热情的回答陌生人的问询。
41.我市怎样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答:在各单位、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开展“七五”普法和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干部职工法律培训和知识测试,利用社会传媒、“公益广告”、“普法小分队”等形式,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影响力,积极推进法制王益建设。
42.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对加强重点领域的诚信管理制度建设的要求是什么?
答:(1)加快政府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政务和行政承诺考核制度,促进政府公开、公平、公正地行使社会管理职能;
(2) 推行企业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制度,健全招标投标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机制,引导企业诚信经营;
(3) 在医药卫生、教育科研、社会保障、中介服务等行业领域推广使用职业信用报告,引导从业人员讲求职业操守、恪守诚信规范;
(4) 深入推行“阳光办案”、“阳光执法”,建立司法公信责任制度。
43.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对开展诚信宣传教育的重点是什么?
答:(1)大力发掘和宣传诚信人物、诚信企业、诚信群体,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
(2)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失信败德行为进行批评揭露,形成强大震慑效应;
(3) 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周”、“6.14 信用记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教育活动,培养市民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
(4) 在生产企业开展“质量第一”主题创建活动,在商贸流通企业开展“履约守信”主题创建活动,在窗口行业开展“人民满意”主题创建活动,在食品药品企业开展“诚信做产品”活动, 深化“百城万店无假货”、“诚信经营示范店”等活动。
44.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小区环境有什么要求?
答:(1)环境整洁,卫生状况良好,无乱扔杂物,无随地吐痰、无损坏花草树木;
(2) 路面硬化、平整,无明显坑洼积水,排水设施完善,无露天排水沟渠;
(3) 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定时清运,垃圾箱房(桶)完好、整洁;
(4) 楼门内干净整洁,楼道无堵塞,墙面、玻璃干净无破损,照明灯完好、无缺失;
(5) 住宅楼有符合标准的防盗、消防措施;
(6) 有相应的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人员。
45.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餐饮店环境有什么要求?
答:(1)环境整洁,门前责任制落实,无乱扔杂物、无随地吐痰;
(2) 店内干净整洁,达到卫生标准;
(3) 亮证经营;
(4) 从业人员持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证明上岗,有“五病调离”的相关制度和记录;
(5) 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落实,有消毒设备、消毒措施和记录;
(6) 无出售过期、变质、伪劣食品。
46.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对组织开展群众性主要活动的要求是?
答:(1)利用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并形成制度;
(2) 组织“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3) 开展节日习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推广和传承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