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听听人社部的权威回应吧!
人社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我国正在健全“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退休人员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与其工作时的缴费年限长短、缴费水平高低直接相关。缴得多、缴得长,领的养老金水平自然高。15年只是判断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后,能否按月领取养老金的条件。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参保人员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相应的计发月数。
由此可见,参保人员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与个人缴费年限和缴费额息息相关。退休金调整机制还与缴费年限挂钩。个人缴费时间越长、缴费越多,养老金水平就越高。
缴费时间与缴费渠道待相关单位明确后,另行公布。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到规定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年龄后领取的养老保险待遇,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首先是基础养老金。对达到待遇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员,基础养老金由市和区级财政全额补贴,对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适当增加基础养老金。
其次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缴费和政府对参保人员的缴费补贴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参保人员自主选择档次缴费,个人选择的缴费档次越高,缴费年限越长,享受的社保补贴越多。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目前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因此,个人账户积累额越多,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后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就越多。
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为:一档200元、二档300元、三档400元、四档500元、五档600元、六档800元、七档1000元、八档1500元、九档2000元、十档3000元。相应缴费档次对应的财政补贴分别为30元、45元、60元、75元、80元、90元、100元、 150元、200元、300元。
今年减免社保费的力度很大,那么基金的运行情况如何?会不会影响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在近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回应。一起来看看吧!
一
养老金能按时足额发放
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今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人社部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在社会保险方面出台了“免、减、缓、返、补”等一系列援企减负稳岗的政策措施,帮助市场主体克服暂时的困难,对稳企业、稳岗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人社部在出台这些政策的时候,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已经作了充分预判和精确测算,能够确保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
到9月底,减免三项社会保险共减轻企业成本12045亿元,其中养老保险成本10140亿元,占84.1%。从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实际运行情况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得益于对新冠疫情的科学防控和企业快速复工复产,前三季度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经受住了考验,总体是比较平稳的,甚至还要好于预期。到9月底,参保职工人数28635万人,比去年底相比增长了4.1%。离退休人数10659万人,与去年底相比增长了2.5%。从基金收支来看,总收入2.1万亿元,总支出2.8万亿元,基金累计结余4.5万亿元。
由此可见,从总体上讲,保发放还是有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的。
二
三大举措确保养老金发放
人社部在保发放方面做了周全的准备和安排,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是加大实施基金中央调节力度。今年企业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提高到4%,全年跨省调剂基金规模达到1768亿元。目前,前三个季度1352亿元的调剂基金已经全部拨付到位,广东、北京等7个省份都按时足额上解了调剂金,确保了中央调剂制度的顺利实施。
此外,今年中央财政对地方养老保险专项补助资金5800多亿元,有力支持了各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养老金的发放工作。另外,在一季度的调剂金实施过程中,协调提前上解了部分资金,定向增加对湖北省一季度的中央调剂拨付额。
二是加快推进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工作。目前,全国已经有26个省份和新疆兵团实现了基金省级统收统支,为确保全省发放提供了有力保证,其他五个省也正在抓紧推进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年底前完成。
同时,人社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对实现统收统支的省份一一进行验收,确保省级统筹工作质量,同时为全国统筹打下基础。
三是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密切关注各地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情况,对全年各省保发放的资金进行细致调查,研判发放风险,同时帮助协调调度资金。
总体上看,绝大部分省份保发放没有问题,个别保发放有困难的省份,在中央的帮助下也能够确保发放。
下一步,人社部一方面指导各地把阶段性减免政策进一步落实落细,另一方面加强对各地基金情况的监测,确保养老金发放工作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