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社区服务 > 计生

龋齿的防治


t0128f50facd7f328d0.jpg

龋病俗称”虫牙”,是指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牙齿的硬组织发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它不但使牙齿脱矿、松软、组织崩解,形成龋洞,而且还可以向纵深发展,侵入牙髓和根尖周组织,最终使牙齿丧失。
.病因
    
口腔内存在大量的细菌是龋病发生的主要条件,此外食物的成分,机体的易感程度及细菌食物残渣所形成的菌斑在牙面滞留的时间均是影响龋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症状表现
   
龋病开始时牙齿质地变得松软,继而形成一个洞,出现刺激痛,如吸冷气、喝冷水、热水、吃糖等可引起牙齿疼痛,继续发展下去可侵入牙髓,引起自发性痛或夜间痛,放散痛,此阶段患者往往分不清哪个牙痛,病变继续发展可引起根尖周炎等。 

t014be29a398e110df4.jpg

三.预防措施

龋病是发生在牙齿上的多因素复合作用导致的疾病,必须采用综合方法才能有效地预防龋病,归纳如下:

1)保持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减少粘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及牙菌斑,定期到医院洁牙,小孩从3岁开始教会其正确的刷牙方法,早、晚各一次,饭后漱口;
   
2)提高牙齿的防龋能力
   
提高牙齿的防龋能力的主要方法是应用氟化物。氟可以增强牙齿和骨骼的结构,抑制细菌生长,抵抗酸的腐蚀。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选择一些含氟牙膏和含氟食品,例如莴笋、白菜、青葱等,也可以产生一定的防龋作用;茶叶中含有氟,慢慢饮茶可以使茶内的氟素与牙齿表面有较长时间的接触,对牙齿可以起到涂氟作用,并使人体获得一定量的氟素,和在饮水中加氟,起到同样的抗龋效果。

3)注意饮食结构,控制食用糖的摄入量和次数

口腔细菌利用糖的发酵产酸,腐蚀牙齿,所以提倡少吃零食,少吃糖果,特别是临睡前。在饮食中适当地选择一些粗糙的、富含纤维性的食物,使牙面能获得较好的摩擦功能,促进牙面清洁,从而构成抗龋的良好条件。

4)窝沟封闭

在磨牙、双尖牙的窝沟处涂封闭剂,可以防止微生物和食物碎屑在窝沟的堆积,从而预防窝沟龋的发生。

5)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一般儿童半年一次,成人一年一次,及时发现早期的龋病,及早治疗。
四.治疗措施

    治疗龋病的目的是终止病变的发展,保护牙髓的正常活力,恢复牙的形态和功能。龋病的治疗需根据龋坏的部位、程度、年龄等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除少数情况下可以用磨除法、再矿化法和药物治疗外,绝大多数的龋坏都需采用充填术进行治疗。治疗龋齿最有效且应用广泛的方法是充填。即用器械去除龋坏组织,制备一定的洞形,然后选用合适的充填材料充填,以修复缺损部分,恢复牙体外形和功能。若龋坏范围较大,不能制成一定的洞形,可采用支架固位修复,也可采用嵌体和全冠修复。 

5cddf80c195041dfb1e5e8cef9a331df_副本.jpg

.注意事项

龋齿发生的初期没有明显症状,一般不容易及时发现,因此往往延误了治疗的时机。因此当发现牙齿局部颜色发生变化,初期可能只是牙釉质失去透明光泽,变成浅棕色或黑褐色,接着出现形状、大小、深浅不一的缺损。或当吃冷、热、酸、甜食物时产生疼痛,虽然刺激去除后,疼痛等不适感会立刻消失,但这提醒人们可能已发生龋齿。

因此,当发现牙齿的颜色、形状和牙齿任何一方面出现了异常,即使没有出现疼痛,也应当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如果不重视龋齿的早期发现和治疗,任其继续发展,待龋蚀破坏到一定程度以后,出现牙髓发炎、坏死,牙冠逐渐崩溃,甚至只剩下残冠或残根,此时再去看医生,也只能亡羊补牢了。